2011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在穗召开-行业资讯-广东省电镀行业协会
您的位置:首页 > 协会动态 > 行业资讯
2011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在穗召开
发布日期:2011-06-02 关注:3332

2011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在穗召开 
文章来源: 广东环保公众网(省环保宣教中心)

4月8日,2011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在广州市召开,会议全面总结了“十一五”工作情况,分析当前环境监测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,谋划“十二五”环境监测工作,部署2011年重点监测工作。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总工程师陈铣成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。

陈铣成充分肯定了“十一五”期间我省的环境监测工作,他认为,五年来,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紧紧围绕“十一五”环保中心工作,全面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,为我省的环境安全,保障人民群众健康,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,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陈铣成指出,“十一五”的环境监测工作虽取得可喜的成绩,但,目前我省环境监测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,环境质量、环境风险还不容乐观,环境监测整体能力尚不适应新时期环境管理的需要。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要正确面对环境监测工作所面临的挑战,切实增强大局意识、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,努力推动全省环境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
陈铣成强调,环保要有位置、要有话语权,环境监测水平就必须跟上,为环境管理、执法、统计、信息发布和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。环境监测工作要以“加快转型升级、建设幸福广东”为核心,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,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门融入到环保工作大局中去,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。

陈铣成要求,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省环境监测工作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,进一步完善广东省环境监测网,逐步实现环境质量预警预报业务化运作,构建一个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广覆盖的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。下阶段,一是要在标准化建设上取得突破。继续加强省级站和区域站、市级站、县级站的环境监测基础能力,使环境监测能力与环境管理需求基本相适应。“十二五”末,省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,地市级环境监测站要全部达标,县级站达标率要达到85%(其中珠三角100%、其他地区75%)。二是要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上继续突破。扩展对臭氧、PM2.5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特征因子的监测。优化调整全省空气、地表水、近岸海域、入海河口、水库监测点位,完善酸雨、城市噪声的点位布设,建立生态、土壤环境监测网络,逐渐形成“点、线、面”和“天、空、地”相结合的立体式环境质量监测网络。三是要在减排监测上继续突破。要围绕新指标、新任务,一手抓监督性监测,一手抓在线监测,确保污染物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继续处于全国前列。四是要环境应急监测上取得突破。要编制和完善重点流域、重点区域应急监测预案,明确重点风险源的分布情况;完善以省监测中心为龙头,广州、深圳、汕头、茂名、韶关等五个区域性环境事件骨干应急监测中心的环境应急监测网络;开发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响应信息管理系统;五是要在监测质量管理上继续突破。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,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“代表性、准确性、精密性、可比性和完整性”。积极推动全省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,满足环境管理对监测数据质量及监测人员技术水平考核的需要;六是要科技创新上继续突破。七是要在管理创新上继续突破。要加强环境质量监督考核和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工作。

会议由省环保厅监测处处长刘其汉主持,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吕小明作全省工作报告,广州、汕头、河源环保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,省直有关单位领导、省厅各处室、直属单位负责人和全省各市、县(区)环保局局长参加了会议。

据了解,目前我省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,包括由覆盖21个地级市共99个省控空气监测子站、3个区域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和48个酸雨监测点位组成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;由覆盖全省主要水体的11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、7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组成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;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7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常规监测网络;覆盖3个主要湖泊、33个水库的湖库监测网络;由52个近岸海域监测点位组成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系统;由覆盖21个地市共126个功能区噪声测点、3944个区域环境噪声测点、1994个道路交通噪声测点组成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。同时,还已基本建成1个国家空气背景站,1个农村区域站。

监测数据显示,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省各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均达国际二级标准,与2005年相比,2010年全省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18.5%、3.6%、和11.5%,酸雨污染明显减轻,总体水质明显好转。

分享到:
上一条:省环保厅召开全省环境执法工作会议 下一条:我国首个水环境补偿试点在安徽浙江启动
相关新闻